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占总人口的一半有余,传感器技术受到了广大农业工作者的追捧。但我国的农业传感器普遍存在故障率高、工艺粗糙、材料差、寿命短等问题,并且农用传感器产业化程度底,产品性能不稳定,需要经常校正,消耗大量人力。因此众多农业仪器最终变成了农业中的电子垃圾,近而影响到整个农业的生产效率。
根据我国农业传感器的生产及使用情况,分析得出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了国内农业仪器的现状。
首先我国农业传感器的相关企业良莠不齐,即便大部分传感器的核心元件依赖于进口,但不少厂商在外围线路及封装上的工艺还是相对毛糙。其次国内的温室大棚行业总体起步也较晚,农业大棚内又经常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安装在大棚内的传感器如果封装技术不过关,传感器的核心元件和电路板很容易受潮生锈,从而导致故障不断出现,影响到精度和使用寿命。安装在田地的传感器也经常面对风吹日晒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由于塑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失去原有的性能,很快便会脆化老化,严重影响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非常重要,农业传感器需要做到防水、抗腐蚀、耐高温、防昆虫和真菌,对材料的要求也非常高。例如陶瓷电路板传感器。该传感器还抗海盐腐蚀,同样满足海水养殖的需要。陶瓷基板是目前最稳定的基板材料,热膨胀系数高,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