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52025/11

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广州赛通科技有限公司是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厂家,欢迎咨询。


一、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是什么


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是融合了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先进技术的农业灌溉与施肥解决方案,旨在实现精准、高效、智能的农业生产管理。它打破了传统灌溉和施肥分离的模式,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智能调控,为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 “感知 - 决策 - 执行” 的闭环控制模式。在农田中广泛部署各类传感器,如土壤湿度传感器、EC 值(电导率)传感器、pH 值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 。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的含水量,让我们了解土壤的干湿程度;EC 值传感器能检测土壤中可溶性盐的浓度,反映土壤养分含量;pH 值传感器则用于监测土壤酸碱度,这些数据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气象站负责收集大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雨量等气象信息。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如 LoRa、4G/5G 等,实时上传至中央控制平台。控制平台如同系统的 “大脑”,运用智能决策系统,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土壤特性数据以及实时采集的环境因素数据,通过复杂算法进行分析运算。例如,系统会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如幼苗期需水量少、养分需求相对较低,开花期和结果期对水分和养分需求增加等,精确计算出最佳的水肥配比和灌溉量。


在执行层面,系统根据控制平台的指令,利用文丘里施肥器、比例注肥泵等设备,将液态肥料按设定比例与灌溉水自动混合,形成均匀的水肥溶液。随后,通过预先铺设好的滴灌、微喷灌等灌溉管网,将水肥混合物精准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区域。在输送过程中,流量计实时监测水流量,pH/EC 监测仪反馈肥液的酸碱度和浓度数据,形成闭环控制,确保施肥的精度和稳定性,避免水肥过量或不足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二、系统的组成部分


(一)水源系统


水源系统是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基础,为整个灌溉作业提供不可或缺的水资源。江河、湖泊、井、水库等均可作为水源 。例如在南方水资源丰富地区,江河与湖泊常被利用,而北方干旱地区则更多依赖井水与水库水。


水质对农作物生长和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重大。若水质不佳,含有过多杂质、泥沙或有害微生物,不仅会堵塞灌溉管道和滴头,影响灌溉均匀性和系统寿命,还可能引发作物病虫害,影响作物生长。因此,必须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农业灌溉要求,必要时需进行沉淀、过滤、消毒等预处理。比如通过沉淀池去除大颗粒泥沙,利用过滤设备过滤细小杂质,采用紫外线或化学药剂消毒杀灭有害微生物 。


(二)首部系统


首部系统在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中起着 “指挥中心” 的关键作用,包含一系列重要的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协同工作,保障整个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水泵是首部系统的动力核心,其作用是将水源中的水抽取并加压,使水能够克服管道阻力,按照设定压力和流量输送到灌溉管网中,满足不同灌溉方式和农作物对水压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水泵适用于不同场景,离心泵流量大、扬程较高,常用于大面积农田灌溉;潜水泵安装方便,适合从深井取水。
过滤器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杂质,如泥沙、藻类、悬浮物等,防止这些杂质进入灌溉管网,造成滴头、喷头等设备的堵塞,影响灌溉效果和系统寿命。常见的过滤器有砂石过滤器、叠片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等。砂石过滤器过滤效果好,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叠片过滤器过滤精度高,常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灌溉系统;网式过滤器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一般水质的初步过滤 。
压力和流量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管道中的水压和水流量,为系统提供准确的运行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控制系统可以及时调整水泵的运行状态,确保灌溉水压和流量稳定,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当水压过低或过高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节水泵转速或开启备用泵。
压力保护装置则是系统的 “安全卫士”,当管道内压力超过设定的安全值时,压力保护装置会自动启动,通过泄压等方式降低管道压力,防止管道因压力过高而破裂,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

水肥机是首部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负责将肥料与灌溉水按设定比例混合,实现水肥一体化供应。它能够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需求,精确控制肥料的添加量和混合比例,确保作物获得充足且适量的养分。同时,水肥机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可与控制系统连接,根据传感器数据和预设程序自动完成施肥操作 。


(三)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 “大脑”,由智能控制柜、各类传感器等组成,实现对灌溉作业的精准监测和智能化管理。
智能控制柜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内置先进的微处理器和控制软件,负责接收、处理各类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程序和算法,向系统中的执行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它就像一个指挥官,协调着整个灌溉系统的运行,实现对灌溉时间、灌溉量、施肥量、水肥比例等参数的精确控制。智能控制柜还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能够记录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历史操作记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需水需肥规律,进一步优化灌溉和施肥方案 。
各类传感器是控制系统的 “触角”,实时感知农田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反映土壤的水分状况,为判断是否需要灌溉以及灌溉量的多少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的下限值时,传感器会将信号传输给智能控制柜,触发灌溉指令;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的上限值时,停止灌溉。土壤 PH 值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的酸碱度,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通过实时监测土壤 PH 值,可及时调整水肥配方,为农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EC 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土壤中可溶性盐的含量,反映土壤的肥力状况,帮助确定施肥的种类和量 。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如 RS485 总线、ZigBee、LoRa 等,实时传输到智能控制柜。智能控制柜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根据预设的规则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自动控制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的运行,实现智能化的灌溉和施肥管理 。


(四)施肥系统


施肥系统是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设备协同工作,实现肥料的精确输送和智能化管理,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灌溉系统中的抽水泵负责将水从水源抽取并加压,为肥料的输送提供动力,确保肥料能够随着水流均匀地分布到田间。过滤器则对进入施肥系统的水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影响施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肥料的混合均匀度。灌溉管道是水肥输送的通道,将混合好的水肥溶液输送到田间各个区域。智能磁阀用于控制灌溉管道中水流的通断,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精确控制灌溉的时间和区域 。
肥料溶液混合系统是施肥系统的核心部分。肥料罐用于储存不同种类的肥料溶液,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可配置多种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等。智能控制柜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土壤养分数据和农作物的生长阶段,计算出所需的肥料种类和用量,并向施肥器发送指令。施肥器按照设定的比例将肥料从肥料罐中抽取出来,与灌溉水在混合罐中充分混合。混合泵则进一步搅拌混合液,确保肥料在水中均匀分布,形成浓度适宜的水肥溶液 。
传感器在施肥系统中起着关键的监测作用。例如,在混合罐中安装 EC 传感器和 PH 值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肥溶液的电导率和酸碱度,确保水肥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符合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一旦监测数据超出设定范围,智能控制柜会及时调整施肥器的工作参数,保证施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整个施肥系统与控制系统紧密相连,实现了智能化的施肥管理。通过预设施肥方案和自动化控制,不仅提高了施肥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还能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精准供应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


三、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精准管理

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EC 值(电导率,反映土壤溶液盐分含量)、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气温、降雨量、土壤信息、作物生长特性等环境参数,为精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系统运用智能决策算法,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精确计算出最佳的水肥配比和灌溉量。例如,在蔬菜种植中,苗期时系统依据传感器数据,精准控制每次灌溉的水量在 3 - 5 立方米 / 亩,肥料配比以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 ;而在开花结果期,灌溉量增加到 8 - 10 立方米 / 亩,肥料中钾肥的比例相应提高,以满足果实膨大对养分的需求。通过这种精准管理,确保农作物在每个生长阶段都能获得最合适的水肥供应,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


(二)资源节约

该系统能够精准掌握作物生长需求,实现按需灌溉与施肥。通过精确控制水肥用量,避免了传统灌溉和施肥方式中常见的水肥过量问题,从而减少了水资源和化肥的消耗。研究数据表明,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节水 30% - 50%,减少化肥使用量 20% - 40% 。例如在一片 100 亩的果园中,使用传统灌溉施肥方式每年需用水 5000 立方米,化肥用量 50 吨;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后,每年用水量降至 3000 立方米,化肥用量减少至 30 吨。同时,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降低了因化肥流失导致的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风险,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三)自动告警

当系统监测到环境异常,如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土壤酸碱度失衡、气温异常等,或者设备出现故障,如水泵故障、管道漏水、传感器失灵等情况时,能够立即自动告警。告警方式多样化,可通过平台信息推送、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确保相关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措施。例如,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的下限值时,系统自动向管理人员手机发送短信提醒,告知需要进行灌溉;若检测到施肥设备出现故障,系统立即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通知技术人员前往维修。同时,系统会将所有告警信息进行汇总,形成数据报表,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帮助用户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和农作物正常生长 。


(四)省时省力

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实时环境等因素,系统可预设定时灌溉的智能策略。管理人员只需在智能控制柜或远程管理平台上,提前设置好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溉时间、水肥比例、灌溉量等参数,系统就能按照预设策略自动运行,无需人工频繁干预。此外,用户还能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操作,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随时随地对灌溉系统进行监控和调整。例如,种植户在外出期间,可通过手机 APP 远程启动或停止灌溉,调整施肥量,避免因无法现场管理而影响农作物生长。这种智能化的操作方式,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尤其适用于大面积农田、果园和规模化种植基地 。



返回顶部